望洞庭描绘的是一幅秋天洞庭湖的景色,诗中描述了湖面平静如镜,月光皎洁,倒映在湖面上,使得洞庭湖宛如一个巨大的田螺浮在水面上。
这首诗是诗人远望洞庭湖时所作的风景诗,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首句从水色与月色的交融写起,展现了湖面的开阔与遥远,这是日暮时分的情景,天空还未完全黑暗,月亮已经升起,如果天黑就无法看出两者色彩的融合。次句以镜子的比喻描绘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面不反光,如同未磨光的镜子般暗淡。第三句写远观湖中君山的翠绿,这里的“山水”实际上指的是山,即湖中的君山,这是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末句再用比喻,将漂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放在白银盘中的青螺。整首诗纯属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读来趣味盎然。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