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望洞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024-11-18 00:36:48 责编:小OO
文档


描绘洞庭湖的山水美景,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孤寂的心境。《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宛如白银盘子托着一枚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语意简洁而意境深远。首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遥远,是一派空灵、飘渺、宁静、和谐的景色,应该是日暮时的景象。"和"字用得巧妙精炼,形象地描绘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辉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未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这里的"镜未磨"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水面无风,波平如镜,这样理解突出的只是湖面的平静。实际上这是作者站在岳阳楼上俯瞰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映照下水波不兴,光线不足,就像一面没有经过打磨抛光的铜镜,平静而暗淡。"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宁静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翠"字与下文的"青"字相呼应,读来感觉一气呵成,紧密相连;这里的"山水翠",并不是说洞庭湖中的君山和湖水都是青翠碧绿,这样的景致在白天是可以的,但在日暮时的月色之下,"山"依然可以苍翠,"水"在前句中却已经说过,是"潭面无风镜未磨",像一面尚未打磨尚未抛光的镜子,光泽是比较暗淡的,所以实际上这里的"山水"二字实际上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这里的"青螺"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是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所用;另一种说法,"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首先应当肯定,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它们都是以"青螺"的形象来比洞庭湖中的君山。但从前面的比喻"白银盘"来联想,白色银盘里面托着的,应该是一枚青色的田螺,如此有形有色,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如此丰富的想象,准确恰当的比喻,配以淡雅达到了色调,银盘与青螺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又举重若轻,将千里洞庭看作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使人倍感亲切。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