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生涯留下了近3000篇诗作,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诗歌理论。他运用比喻,将诗歌喻为果树,提出了著名的“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观点。这一观点认为,情感是诗歌的核心内容,言辞和声音是表达情感的手段,而诗歌的社会影响力则是其实际意义所在。
在分析诗歌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活动时,白居易指出:“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他的这一观点表明,人的情感是对特定社会事件的反应,情感进而引发嗟叹、吟咏,最终形成诗歌。此外,他还强调:“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音乐的声音源于情感,而情感又与政治紧密相关。因此,诗歌的创作不应脱离现实生活,应当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反映社会政治现实。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