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碓嘴是什么意思
2024-11-18 00:28:27 责编:小OO
文档


碓嘴,是古代用于舂米的一种工具,其形状类似于鸟嘴,因此得名。这种工具通常由木头制成,一端较为尖锐,以便于舂米时更有效地击打稻谷。在《西游记》第九五回中,描述了一只妖怪使用了一根形状如同碓嘴的短棍来对抗孙悟空。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古代农具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当时文学作品中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生动描绘。

此外,“碓嘴”一词在古代还被用来形容某些鸟类。例如,在元代剧作家马致远的《黄粱梦》第二折中,就有“湛湛青天不可欺,两个碓嘴拨天飞”的句子,这里“碓嘴”被用来形容鸟雀的嘴,形象地描绘了鸟雀飞翔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生动画面。

这些描述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展示了古代汉语中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通过对“碓嘴”这一词汇的使用,人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古代的农具和生活场景,还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中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和工具的深刻理解。无论是用于舂米的工具,还是描绘鸟类的词汇,都体现了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