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民间故事:十八个壮汉抬不起寿棺,道士掐指一算说:恶龙在渡劫
2024-11-18 01:15:39 责编:小OO
文档


民间有句老话,叫作好人无长寿,恶人活千年,于三爷一辈子积德行善,最后却掉进枯井之中而亡,老人们常说生死有地,该井里死,河里死不了,这就是命。
于三爷出殡之日风和日丽,起棺之时妖风四起,找来十八个大汉硬是没抬起寿棺,无奈请来道士,道士看了一眼于三爷的儿媳,说道:“你在助恶龙渡劫?”
事情还要从三年前说起,于三爷有个儿子,叫于文杰,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无论是做什么,都是赔的一干二净,加上平日里结交了一些酒肉朋友,时常囊中羞涩。
于三爷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还是尽快给他娶个媳妇儿,都说先成家后立业,也许成家后,有媳妇看管,就会好了。
于文杰一听很高兴,不过他只想娶秋莲,不为别的,只因秋莲长得俊俏。
后来于文杰如愿以偿娶了秋莲,怎知这秋莲也一样,除了脸蛋儿漂亮,毫无头脑,夫妻二人又将家底赔个精光。
于三爷心急,说道:“既然咱不是做生意的命,就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文杰啊!以后你就上山砍柴吧!”
除了这条路,也没有别的选择,从此后于文杰每日在山中砍柴,秋莲每到中午都会去山中给他送饭,别看夫妻俩智商不在线,但十分恩爱。
一日秋莲去送饭,一个男子迎面而来,荒山野岭的,秋莲心中有些害怕,急忙加快脚步。
“小嫂子,请留步,我已经看你几日了,每日风吹日晒的送饭多辛苦,见你夫妻如此恩爱,我想帮你一帮!”男子说话彬彬有礼,并不像恶人。
“你是谁?你要干什么?你我初次相见,为何好心帮我?”秋莲不友好的问道。
“小嫂子莫怕,我是这山中的蛇仙,已经一千年了,只是见你夫妻二人辛苦,想帮一把而已,既然不想用就算了。”男子说完话摇身一变,化作一条大蛇。
秋莲见此情景,急忙说道:“不知今日遇见了蛇仙,还请蛇仙指点一二,助我夫妻脱离困境。”
“好,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以后你们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大蛇在秋莲耳旁耳语了几句,秋莲张大了嘴巴,半晌又点了点头,分别之时,大蛇还特意叮嘱,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可有第二个人知道。
一晃又过了十日,于文杰正在山中砍柴,只见妻子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大喊道:“相公,不好了,咱爹掉井里了。”
于文杰放下手里的活,便飞奔了回去,此时的于三爷已经被邻里乡亲打捞上来,只可惜无力回天。
于文杰夫妻俩悲痛万分,为父亲操办身后事,傍晚时分来了一男子,跑进灵堂号啕大哭,并且一口一个父亲的叫着,于家是后搬来的,在这里根本没有亲戚,父亲生前也没说过远方有什么亲戚,再者于文杰又是家中的独子,根本就没有第二个儿子,这人到底是谁呢!
“兄弟,快请起,真是不好意思,冒昧的问一下,看你不是本地的,您是谁啊?为何称俺爹为父亲?”于文杰问道。
“哥哥,你有所不知,谁人都知道于三爷是个大善人,前些年我乞讨为生,饿晕在街头,是于三爷救了我,醒来之时,我便认他为义父,如今我发达了,想要报答他老人家,所以专程来到此地寻他,没想到却听到这个噩耗,父亲啊,儿子不孝,天龙来晚了。”男子哭得更加伤心。
“天龙兄弟,别难过了,人死不能复生,父亲知道你来了,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的。”于文杰劝道。
天龙披麻戴孝,为于三爷守灵,就连夜晚也寸步不离,夫妻二人看在眼里,很是感动。
“哥哥,明日父亲早早出殡,你已经二日没合眼了,快和嫂子先回房歇息,我来守夜,等你二人睡醒了,再来换我去睡。”
此时的于文杰两个眼皮直打架,便点头说道:“那我就先眯一会,辛苦贤弟了。”
“哥哥,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快去吧。”
于文杰回到房间,倒在床上便睡了过去,只是心中有事,睡不踏实,不知过了多久,他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
“相公,你干嘛呀?一惊一乍的!”
“娘子,我得去灵堂换天龙休息,你就再睡一会吧!”于文杰起身来到灵堂,可此时的灵堂空空如也,天龙不见了。
于文杰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天龙,家中也没有什么物件丢失,想必是此人走了,转眼天明,街坊四邻都纷纷来给于三爷送行。
村中有个老者人称黄伯,他在灵柩前喊道:“吉时已到,起棺!”
几个壮汉听到口令后,使足了全身的劲,棺椁竟然纹丝不动,无奈又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一共十八个大汉,准备抬棺。
“吉时已到,起棺!”黄伯再次喊道。
万万没想到棺椁依然纹丝不动,就在此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窗子都被刮开了,木门吱嘎吱嘎地响着,吓得妇人们都跑回来了家,灵堂上只剩下男丁。
黄伯说道:“于三爷,于大善人,该走了,莫要留恋了,耽误了吉日就不好了。”
众人又试着抬棺,不想一个炸雷将人劈得四分五裂,这回谁也不敢再抬了,都看向黄伯。
“文杰,你快去清虚观,把紫云道长请来,我与他曾有几分交情,就说我有事相求,劳烦他下山。”黄伯吩咐道。
于文杰不敢耽误,急忙来到清虚观,紫云道长二话没说,就与他返回灵堂。
紫云道长掐指一算,看向秋莲,秋莲被看得不知所措,心中像是揣了一只兔子一样。
道士又转头看向黄伯,说道:“开棺!”
棺材盖一点点被推开,只见于三爷身上盘着一条是蛇非蛇,是龙飞龙之物,此物已经长了龙头龙角,看样子马上就要化龙成功了。
道士指着大龙说道:“好你个恶龙,为了渡劫成功,竟然指示秋莲将大善人推下井,借大善人之躯为你抵挡雷劫,你这可是触犯了天条,还不受死?”道长抽出宝剑,刺向恶龙。
恶龙一飞冲天,发出类似牛鸣的声音,闪电更加疯狂的击打在它的身上,恶龙在天空翻滚着,看样子十分痛苦。
“孽障,竟敢在此兴风作浪,还不将灵珠吐出 。”龙王踏着云雾,出现在半空之上,此时的恶龙被击落在地。
“舅舅,侄儿知错了,您要救我,我再也不敢了。”恶龙求龙王相救,随后口吐灵珠,灵珠瞬间飞入于三爷的口中。
只见于三爷轻咳了几声,慢慢地坐了起来,于三爷竟然活了过来。
秋莲终于说出实情,原来那日她在山中见到大蛇,真的以为自己碰到了蛇仙,蛇仙告诉她,夫家姓于,与鱼是同音,家中只要有一个死于水中,那就如鱼得水一般,以后老于家的日子必定兴旺发达,可她思来想去,总不能害丈夫,为了于家兴旺,就一狠心将公公骗到井旁,趁公公不注意之时,将他推入井里。
之后那条大蛇,再化作人形,自称名天龙,是三爷的义子,为于三爷守灵,待出殡之日,再躲进棺椁之中,雷电自然不会击打大善人,大蛇便可借大善人的身躯,躲避雷劫化身真龙,一切大白。
龙王说道:“大蛇修行千年不易,怎奈起害人之心,今日我将你化作石蛇盘在山中,保一方黎民百姓风调雨顺,带你功德,罪孽消除,便可入我东海。”龙王说完消失不见,从此山中多了一个石蛇,说来也怪,从此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秋莲自知有罪,都怪自己愚钝,听信恶龙谣言,被人利用,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便想撞墙而亡,不想却被于三爷拦住。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今后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就好,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切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于三爷苦口婆心的说道。
从此夫妻二人勤勤恳恳,日子越过越好,秋莲对公公照顾有加,弥补曾经的罪孽,于三爷坐享晚年。
注:民间故事意在传承民间文化,传递正能量,教人弃恶从善,与封建迷信无关。
笔者说:秋莲恶毒吗?当她生起害人之心时,就不可原谅了,但谁能想到于大善人竟然原谅了她,这也许就是善人的大爱吧!得饶人处且饶人,好在秋莲后面诚心悔改,对公公孝心一片。
恶龙曾管龙王叫声舅舅,想来是有一定关系,龙王看似为民除害,实则也是有一丢丢私心的,虽然将恶龙化作石蛇,也算保全了恶龙的性命。 #小说故事连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