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原名?
2024-10-30 12:07:13 责编:小OO
文档


本书是鲁迅在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包含十篇文章。前五篇在北京撰写,后五篇则在厦门完成。起初,这些文章以《旧事重提》为总标题,分期刊登在《莽原》半月刊上。到了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对文章进行了重新编排,并增添了《小引》和《后记》,更名为《朝花夕拾》。这本书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首次出版,成为鲁迅编写的《未名新集》系列之一。1929年2月进行了再版,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第三次印刷,封面由陶元庆设计。
这十篇散文构成了鲁迅对从童年到青年时期个人生活的回顾,生动地展现了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这些作品不仅是鲁迅个人成长的记录,也是研究其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文献。作为现代中国散文的经典之作,这些篇章以其深沉和精湛的文笔广受赞誉。
在1934年4月11日给增田涉的信中,鲁迅提到:“《朝花夕拾》如有出版机会,翻译成日文也好。但书中涉及许多中国风俗和琐碎事务,不加注释恐怕难以理解,注释太多又会影响阅读的乐趣。”同年12月2日,他又在信中对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的《鲁迅选集》提出建议,认为只有《藤野先生》适合翻译加入选集,而《范爱农》的写作质量较差,建议舍弃。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