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指挥使和镇抚使谁大
2024-10-26 12:27:02 责编:小OO
文档


在明朝的官僚体系中,指挥使和镇抚使的地位并非一目了然。实际上,这两个职务在明初和中期经历了多次调整。朱元璋在创建“拱卫司”后改称为“亲军都尉府”,旨在强化统治。然而,为了进一步加强集权,他在洪武十五年废除了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设立了锦衣卫,其中便设有镇抚司。尽管锦衣卫和镇抚司仅存在了五年,但它们在明朝历史上的影响长达290年。

朱棣即位后,出于对明惠宗下落的搜寻和统治需要,恢复了锦衣卫。此时,锦衣卫下设的镇抚司被分为南、北两司,职责分工明确。南镇抚司负责锦衣卫的内部法纪和军纪管理,而北镇抚司则专管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的诏狱,有权逮捕、审讯和处决犯人,无需司法程序。此外,南、北镇抚司还下辖五个卫所,由千户、百户、总旗和小旗等统领。

总结起来,尽管在不同时期,指挥使和镇抚使的角色有所变化,但镇抚司在明朝历史中扮演了特殊且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案件审理和皇帝直接管辖的事务上,其权力不可小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