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医患纠纷,和谐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鸿沟?
2024-11-01 00:28:33 责编:小OO
文档


事件一:据称,日前,某妇幼保健院在为6个月大的幼儿输液时,对方出现呕吐、啼哭等不良反应,后经抢救,也未能挽回这个年幼生命。事件二:2010年1月2日,宜宾某医院护士在为患者换输液瓶时,错拿输液瓶,造成误输。虽院方称该药液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但直到目前,该纠纷还未得到完全解决。数据:据宜宾市卫生局的不完全统计,去年1至11月,全市共接信访、医疗纠纷投诉371起。记者日前就医疗事故的预防与鉴定以及如何改善医患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采访。市卫生局:撑起和谐之伞,医院要负责、患方要理智、社会要转变观念,三者缺一不可。“医患纠纷的长期存在是由医疗行业高风险以及不可预知性决定的。医疗事故只能预防并减少发生的可能,而无法杜绝。”市卫生局李德勋如是说。据介绍,当前,医疗法律正在完善中,提升防范能力、完善医疗保障,将增强医疗行业抗风险能力。“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使老百姓小病有所医,大病能负担。”“医务工作者既要注重提高业务水平,更要有良好的医德,既重智商又重情商,这是卫生主管部门一贯的要求。”与此同时,卫生部门负责人也表示要维护好医疗环境,坚决打击医闹、医托十分重要。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李德勋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要完善制度,推进医疗白日安全活动,既要提升医疗工作者业务水平,又要在规范性上有所提高。卫生部门还将倡导构建分级性医疗看病体系,小病在社区卫生站就诊,大病在更高一级的医疗机构治疗。市卫生局要引导医院加强与社会沟通,形成信访机制、宣传机制,信息公开上增加透明化,建立良好的公众关系。“还要完善应急处理预案,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处理,做到有条不紊,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理顺好了医患关系,就医环境才会更加和谐。”医疗事故的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下属的医鉴办执行,但这绝不是指卫生部门既是教练又是裁判,医疗事故的鉴定通过随机抽调专家库中的权威专家进行共同鉴定,这不是行政可干预的。责任事故一旦认定,双方可通过协商或法律的方式来解决。(本网记者蓝荣杰陈忆文/图)(宜宾新闻网)
文章来源:四川新闻网
一、怎么避免医疗纠纷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所以医院应该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行医。
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要提高医疗质量、对医疗安全有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要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
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病历是疾病的诊治经过及疗效的原始记录,是进行医学研究的原是资料,也是判断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是否得当的法定证据。发生纠纷后,病历将成为认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民事法律责任的一种重要依据。
重视医疗以外的其他安全问题,减少非医疗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
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预防》第九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恪守职业道德。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相关规范、常规的培训,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