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2024-11-01 00:30:13 责编:小OO
文档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拒绝提供,是指机关在调查间谍犯罪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不肯告诉或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情况、证据。拒绝提供的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经过教育,仍坚持拒绝提供的;拒绝提供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如耽搁了工作,致使间谍犯罪分子逃匿,或使一些重要证据消失的等;基于卑鄙动机如因与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有夙怨欲求报复而拒绝提供的;兼有其他不构成犯罪的妨害公务的违法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拒绝提供的等等。
一、拒绝提供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和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法》第1规定,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公民和有关组织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因此,向机关如实提供有关危害的情况和有关证据,这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没有履行这一特定的义务。本罪是一种不作为犯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而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故意地拒绝提供。因此行为人在主观心态上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是行为人明知的内容,指的是明知他人参加外国的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的派遣任务,或者虽未参加间谍组织,但为国外敌人窃取、刺探、提供我国情报,指示轰击目标的犯罪行为。二是故意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证据,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二、拒绝提供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既遂怎么判刑
对犯拒绝提供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既遂的人的定罪量刑是:行为人如果明知他人有极端主义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就可构成该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三百一十一条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或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