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儿童教育心理学第十章读后感
2024-10-31 10:38:34 责编:小OO
文档


1.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著作,它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并强调童年期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2. 阿德勒认为,解决人格心理问题需要追溯至童年,并且指出帮助儿童形成健康人格是教育儿童的核心。
3. 书中强调使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自信、勇敢等品质和积极合作的能力,对于教师和家长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4. 儿童的行为是其整体生活和人格的反映,理解行为背后的生活背景对于教育儿童至关重要。
5. 阿德勒认为惩罚对儿童通常弊大于利,惩罚往往不会导致真正的改正,反而可能引起心理反弹。
6. 错误的判断可能导致错误的目标,这种现象与人的自卑感密切相关。
7. 儿童对事实或情境的认知方式,而非事实本身,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8. 惩罚可能加剧儿童对学校的厌恶,教育者应当避免伤害学生的情感。
9. 人性追求优越感,心理健康的孩子会将这种追求转化为进步的动力。
10. 懒惰可能是缺乏自信的儿童用以自我保护的屏障,教育者应通过友好启发和积极鼓励来帮助他们。
11. 自卑情结会导致人寻求不健康的补偿,放大困难,削弱勇气,阻碍成功。
12. 寻求超越他人的方式应当建立在个人成就上,而不是通过贬低他人。
13. 儿童的发展受到个人看法和与现实关系的决定,而非天赋或环境。
14. 成人应理解儿童会犯错,并应温和、耐心和宽容地引导他们。
15. 教育的目的是社会性的,它建立在社会情感之上,道德观念也因此产生。
16. 成人如果将世界分为对立的两部分,其思维可能仍处于儿童时期的水平。
17. 儿童在学校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教育体系的问题,还可能与个人的准备不足有关。
18. 对于失败后灰心丧气的儿童,教育者需要不断鼓舞和激励,保持温和、耐心和宽容的态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