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全球范围内备受推崇的饮品,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包括钙、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D等,这些恰好是中国人体内较为缺乏的营养素。日本酪农乳业协会指出,牛奶中的乳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均衡,对健康有益。牛奶中的蛋白质含有必需氨基酸,消化率高达98%-100%,能有效补充蛋白质。此外,牛奶还能增强免疫力,促进骨骼生长,为老人提供必要的营养,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骨质疏松。
尽管牛奶有诸多益处,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关于牛奶的“危害”研究也不断出现。有研究指出,大量饮用牛奶可能增加卵巢癌风险,以及与心肌梗死和脑梗塞有关。但这些观点主要基于西方人群的研究,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与西方不同,牛奶在中国人的蛋白质摄入中占比很小,因此这些“危害”观点并不适用于中国。
针对“牛奶致癌”的说法,专家指出,不规范生产的牛奶可能含有生长激素,但这类似于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肉,不能归咎于牛奶本身。事实上,牛奶中含有抑制多种癌症的物质。全球范围内,牛奶都被视为健康食品,在日本,尽管有“危害”讨论,但牛奶依然被认为是健康食品。
适量饮用牛奶是关键。范志红教授建议,每人每天一杯奶(200毫升)比较合适。过量饮用牛奶可能导致营养失衡,比如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同时,应避免饮用添加香精、奶粉过多的“特浓奶”,以及过度追求低脂牛奶。
在中国,牛奶消费仍有待提高。尽管乳品业发展迅速,但中国人均牛奶消费量依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专家指出,奶制品应成为日常饮食的常规部分。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每天摄入奶类及其制品。奶制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价格合理,应当成为人们终身食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