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发回重审还是一审的法官吗
2024-11-01 00:40:01 责编:小OO
文档


发回重审,是发回原来的人民管辖,但是需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的法官是需要回避的。
发回重审,是审理案件程序性规定。由于一审可能违反法律有关审判规则的强制规定,不发回重审就不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发回到原来的按照一审程序进行审理。
一、开庭审理程序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一审民事诉讼程序严重错误的,二审会要求发回重审,但是如果只是一般的程序上的错误,只需要简单的纠正就可以,但是如果存在严重的违反民事程序的,二审一般会发回初审,从头开始,重新审理整个案件,甚至是需要组成新的合议庭审理。
二、民事诉讼合议制度
合议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法律制度。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须是单数)的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民事案件进行审判的制度。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民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发回重审的民事案件,由原审人民重新组成合议庭来进行审理。依照法律规定,简单民事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进行独任审理。
三、民事诉讼法二审程序是什么
可以询问一下承办法官,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并非同一天收到判决书。
如果收到上诉状,被上诉人有15天答辩期,二审答辩较一审重要,因为一审要开庭审理,当庭可以详尽发表意见,而二审由开庭审和书面审,若不交答辩状,而又决定书面审,则发表意见的机会就少。所以,应重视写好二审答辩状。
原审在收到答辩状后,应在5日内连上诉状、全部案卷、证据,报送二审。
二审立案后应在3个月审结判决上诉案,30日审结裁定上诉案。
二审与一审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可以书面审理,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的,可自行判决裁定;另一个特点二审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没有陪审员。当事人可以对二审合议庭人员提出回避的申请。一般二审开不开庭,关键看双方对事实认定是否有意见,如果是适用法律问题,一般不开庭;事实出入较大,一般会开庭。
二审开庭与一审相同,但重点是上诉请求。
在二审中,双方当事人还是可以和解、调解、撤诉、增加诉讼请求、反诉。在和解的情况下,结案有两种方式:一种经同意撤诉;一种制成调解书结案。
二审中,一方或双方撤诉的,应在宣判前提出,并得到准许。
二审中,出现增加诉讼请求、反诉的,的做法是调解,调解不成应告知当事人另案起诉。
二审经审理可做出三种不同的判决:
①维持原判;②发回重审;
③改判。
维持原判是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发回重审适用于认定事实错误或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其它发回的情况有:
①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常判决。如应回避未回避。
②一审漏审诉讼未判决,二审调解不成则发回。
③必须参加的诉讼人一审未参加,二审又调解不成。
④一审判决不能离婚,二审认为应判离,可以调解,调解不成发回重审。
改判适用下列:
①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②原判认定事实不清或错误,证据不足,也可查清后直接改判。
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判决之日是生效之日,当事人不得再提出上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重审。原审人民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