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女职工的产假津贴支付期限
2024-11-01 00:40:20 责编:小OO
文档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支付期限主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产假执行。因此,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第9号令)和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4]504号)的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支付期限为国家规定的三个月。《河南省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享受六个月产假,其延长三个月的产假津贴可由企业通过其他渠道解决。
参见:关于职工生育保险有关问题的复函(豫劳社函[2001]97号)
发布日期:2001年7月9日
执行日期:2001年7月9日
一、产假的相关法律规定
按目前的法律规定,我国的所有女性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1],都享受产假待遇
2012年4月18日,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删除了“女职工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其劳动保护应当按有关计划生育规定办理,不适用本规定”的条文,意味着职业女性有未婚生育、超生等违反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也不剥夺其享受产假的权利,但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的职业女性除外。
产假及其生育津贴相关规定如下: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二、生育保险怎么算的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计算公式为:生育津贴=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缴费工资基数/30×享受产假天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