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司法人格否认规则对有限责任公司逃债行为的约
2024-11-01 00:36:17 责编:小OO
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定公司事项的法律。实施至今已有9年多。在这期间,公司法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司法律制度,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投资和公司实践的发展,公司法存在的缺陷也慢慢暴露出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对公司法作出修改和补充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更是迫在眉睫。
在我国执行难是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因判决结果难以执行,使其从本质上讲,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没能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市场主体信用观念和信用制度的相对缺失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一是审判与执行严重脱节。比如,在立案和审判阶段保全措施不力,依法应当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的,没有及时采取。而造成执行难。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公司法》对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够,对经济交往中的种种欺诈行为制裁不力,对赖账逃债者的抽逃出资、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没有得力的责任追究。对欠债不还者缺乏严厉的处罚措施,纵容甚至增长了这种失衡观念和行为的滋长和蔓延。对欠债破产者没有实行相应的行业禁入和信用死亡规则,使得他们有机会另辟财路。这种观念上的落后和制度上的不健全,是执行难得以滋长的社会土壤。要解决这个问题,有赖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社会道德风尚的不断纯化。
公司是法律拟制的人。法律创造公司,是为了使公司成为经济繁荣的创造者。法律赋予公司的法人资格,并给予股东可按其出资份额或股份为限来承担有限责任的权力,原意是为了鼓励投资,利用和发挥这种特殊的公司组织形式的优势,来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公司法人人格及有限责任的特性,把设立公司作为规避法律,有钱不还债的工具。其惯用的一个伎俩是金蝉脱壳。即利用公司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特性,注册新公司,将公司良好资产非法转移到另一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里,回避合同义务、逃避应履行的债务或法律义务,从而达到非法目的合法化,脱逃债务,损害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这种现象使得公司的人格异变为逃避法律监督的工具,或成为任何一种法律都难以追究其责任的障碍。而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法律的约束力不足。
公司法人格制度原本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因其公平正义性受到侵害而倾斜。因此,现行的公司人格的优越性受到极大的冲击。如果不及时消除这些冲突,就可能危及到公司法人格制度的存亡。在英美法系国家为了消除这些冲突而建立的一种新的法律规则对这些冲突进行调节。这就是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法律具有该规则通过对公司法人格制度的一般正义在具体运用中的变异进行矫正,保障个别正义的实现,追求一般正义和个别正义的辩证统一。这样就更有利于双重价值目标的实现。就是说,公司实体法则只在适用于合法目的时公司的法人身份才应被法律所确认和保护。
笔者认为,我国现有的公司法规对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还比较薄弱,为完善我国公司法制,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完善公司法的必要手段。只有在借鉴外国经验和综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公司法人格否认是指为阻止公司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背后的股东各自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无限责任,以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法律措施。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在我国存在空缺,而在英美法系中却蓬勃发展。借鉴引入这种制度,确立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对有限责任公司逃债行为的约束,对我国公司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两面性。投资者在通过公司人格和有限责任,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必然会出现一部分不法股东,利用公司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抽逃资金,将公司财产挪作私用,给公司利益造成巨大损失,给公司债权人和公共利益带来极大风险。而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正是针对这些违法公司制度有限责任立法本意的行为,揭开公司的面纱,让公司背后股东站起来直接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并与公司人格制度形成合力,保护公司债权人和公共利益。
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使股东的有限责任成为投资者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的着眼点,他们希望享受有限责任带来的无限好处。在我国法律上禁止一人公司设立和存续的情况下,一些人成立公司起始就为的是钻法律的空子。为了实现其个人企业法人化,往往通过迂回的方式,邀请挂名股东凑足公司的最低法定股东人数,成立公司。由于这种实际上一人公司的股东单一化,他自己拥有股东大会的全部权力将公司全部财产充作私用,其滥用权利,或以公司名义为自己借贷和担保,或抽逃公司资金,使公司人格形骸化,使公司的财产有名无实,从而使公司债权人或相对人承担过大的风险,使公司债权人和公共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应针对这些公司作出一些特别的规定,以防止其可能发生的弊端,如确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严格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滥用有限责任。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保障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甲公司利用其乙公司的法人资格这一面纱,将自己的良好资产通过各种手段转移至其乙公司,以逃避债务。如确立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就能对其进行约束机制,对权力滥用行为事后规制,将这样的公司纳入经济运行的正轨,甲公司的债权人可向提起诉讼,要求否认乙公司的法人资格,在执行甲公司(被执行人)对其乙公司享有的投资所有权时应裁定冻结其款项,并向乙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将该收益支付给申请执行人。乙公司拒绝支付的,可以在该受益的范围内迳行扣划乙公司的存款或执行其他财产以清偿甲公司的债务。由于乙公司的资产价值是甲公司投资权益的价值基础之一,因此,必须防止乙公司违法或明显不适当的处置其自有财产,通过釜底抽薪的手法,导致投资权益的空壳化。裁定冻结其款项时必须同时向乙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对其科以不得违法或不适当的处分资产的义务,并对其日常经营行为特别是大宗资产处置行为施以有效监管。从而直接执行其财产以清偿甲公司的债务。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现代公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选进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才可以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目前,我国尚无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从我国经济生活和执行工作的内在需求来看,大有建立该项制度的迫切要求。法人人格否认是对特定个案公司人格予以否认,是为了贯彻法律公正,是以维护公司法人制度为根本宗旨的,是保证公司法人制度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衡发展的必要手段,是加大对规避法律、转移财物、逃避债务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笔者建议:根据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修订到相关的法律之中,以减少该规则适用的随意性和矛盾性。严格把握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的使用条件、区别好合法和违法的界限,把贯彻法律公正、正义之理念作为衡量每一判例中判断该规则是否恰当的最终标准,培育一个公正守信的市场。
一、法人人格否认是什么意思
法人人格否认是指为了防止滥用公司人格,保护公司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否认公司和股东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股东直接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负责,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