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双季晚稻种植技术
2024-11-08 13:20:43 责编:小OO
文档

双季晚稻种植技术涉及多个关键环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确定、育秧方式、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应根据当地生态环境、栽培条件和市场需求,选用适应性强、抗性好且产量稳定的优质晚稻品种。例如,在沿海地区,可选择抗白叶枯和抗倒伏的品种;山区则宜选用抗稻瘟病品种。近年来,经过审定或引种的优质品种如泰优398、野香优航1573和桂野丰等,因具有较好的抗性和米质,广受农户欢迎。

其次,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是确保双季晚稻安全齐穗和高产的关键。一般来说,晚稻的播种时间应根据早稻的收获期、晚稻的安全齐穗期以及品种的生育期来综合确定。在多数地区,晚稻的播种时间通常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初,如6月20日至25日之间,以确保晚稻能在适宜的时节内完成生长周期。

在育秧方式上,晚稻育秧多采用塑盘育秧或湿润育秧方式。塑盘育秧便于机械化操作,节省人力,且秧苗素质较好。育秧期间,应合理控制秧龄,一般不超过25天,以保证秧苗的健壮和移栽后的快速返青。同时,根据大田面积和预期的栽插密度,合理计算用种量和秧盘数量,确保移栽时有足够的秧苗。

田间管理方面,重点是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有效控水。合理密植是指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条件,确定适宜的栽插密度,使稻株分布均匀,充分利用光能。科学施肥则是根据晚稻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配比氮、磷、钾肥,以满足晚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机,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效控水则是指根据晚稻的生长发育需要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确保稻田水分适宜,为晚稻的高产优质创造条件。

最后,病虫害防治是双季晚稻种植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晚稻生长期间可能遇到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和螟虫等。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应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例如,通过选用抗性品种、合理轮作和科学施肥等农业措施来增强稻株的抗病能力;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害虫数量;在必要时,也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需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机,避免对环境和稻米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