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末民初,随着科举考试的废除,一大批新式学堂在中国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其中,不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顶级名校。
二、让我们把目光投向100年前的1919年。1919年,美国人司徒雷登将北京汇文大学、通州华北协和大学、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这几所由英美教会创办的大学合并在一起,组成了一所新的综合性大学。这所新的综合性大学最初命名为北京大学,但中国已经有了一所由京师大学堂改名而成的国立北京大学,为了避免混淆,遂接受诚静怡博士的建议命名为燕京大学。司徒雷登亲自担任燕京大学的校长。
三、燕京大学成立之初,办学地址位于北京东城的盔甲厂旧址,这里房屋简陋,规模很小,第一批学生只有94人。教员也是寥寥可数,一部分外籍教员甚至不具备在大学教书的资格。更重要的是,燕京大学严重缺乏办学经费。怎么办呢?司徒雷登决定回美国向企业家筹集办学经费。
四、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迎来“一战”后的黄金发展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企业家也愿意拿钱出来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司徒雷登每次回美国,都没有空手而归。有一年,司徒雷登一次就筹集了150万美元。
五、鉴于盔甲厂旧址办学条件有限,司徒雷登决定给燕京大学重新找一个办学地点。经过一番艰难的寻找,司徒雷登看上了位于北京西郊的一个皇家废园淑春园。
六、司徒雷登专门来到陕西,与陈树藩商谈转让淑春园的事宜。陈树藩虽是一介武夫,却很支持发展教育。他欣然决定,以6万银元的低价,将淑春园转给燕京大学作为校址。同时,将2万银元捐献给燕京大学,作为奖学金。
七、司徒雷登获得面积有40公顷的淑春园后,再买下附近的勺园,作为燕京大学校址。随后,司徒雷登聘请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主持校园规划设计,建成了体现着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燕京大学。
八、经过10年发展,燕京大学成为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齐名的综合性大学,许多教育方法与课程设置还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模仿。
九、1928年春天,燕京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利用美国铝业大王查尔斯的遗产基金,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学社,两校同时招收研究生,共同培养。这意味着,燕京大学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
十、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被分拆给5所大学。其中,文、理科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经济学系并入财经学院(现财经大学),法学院并入北京学院(现中国大学),民族学系、社会学系、语文系(民族语文系)、历史系并入民族学院(现民族大学)。
十一、燕京大学留下的燕园,作为北京大学的校址,一直至今。经过拆分后,燕京大学宣告结束历史使命,销声匿迹了。自此,世上再无燕京大学。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