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总磷建曲线时先放抗坏血酸后放钼酸铵的区别
2024-11-28 09:58:57 责编:小OO
文档

由选择何种顺序可能由所需分析的样品类型和所需分析的总磷浓度范围等因素决定。
1、先加入抗坏血酸:这种方式被称为还原法。在此过程中,抗坏血酸将存在于样品中的氧化态总磷(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还原成三价磷酸盐(PO3^3-)。然后再将钼酸铵加入样品中,与还原后的三价磷酸盐形成蓝色络合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一些干扰物质对总磷含量分析的影响(如硫化物或铁离子),但缺点是可能导致抗坏血酸残留,降低取得精确结果的准确性。
2、先加入钼酸铵:这种方式称为氧化法。在该方法中,钼酸铵首先被加入样品中,将三价磷酸盐转化为五价磷酸盐(PO4^3-)。然后再添加抗坏血酸,将五价磷酸盐还原为三价磷酸盐,形成蓝色络合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抗坏血酸残留,并有助于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