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龙八部》无疑是金庸小说中受到评价最高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在创作年代、写作目的上,也在内容上达到了金庸所有武侠小说的巅峰。它从多个民族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爱国思想,不仅包括汉族,还有契丹、吐蕃、摆夷、金人等,都展现了对民族的爱。金庸通过这部作品提出了“汉人是否是上等民族”的问题,并倡导和平、民族大同和文化交融的理念,提升了小说的文学价值,也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2. “北乔峰,南慕容”是江湖上广为流传的两个青年才俊。乔峰和慕容复都具有高超的武艺和各自的追求,但他们的结局都是悲剧。乔峰原本是一个豪迈豁达、具有强烈民族气节的人,但他最终走上悲剧之路,先是误杀爱侣阿朱,后因忠诚而自杀。慕容复则一直执着于复国理想,甚至愿意为此舍弃爱情,但最终愿望破灭,自己也因此发疯。
3. 乔峰和慕容复的悲剧起源于多年前的雁门关大战,以及一个女人的嫉妒。乔峰原本敬仰的义举,却是一次误杀,而他所仇恨的胡虏,竟然就是自己。慕容复则始终为复国理想而奔波,即使最后愿望破灭,自己发疯,仍然执着于梦想。
4. 乔峰和慕容复都不是汉族人,但他们的骨子里却有着根深蒂固的汉族父权思想。他们都是金庸小说男主人公普遍的特点,即一开始都没有父亲。父亲在这里象征一种决定和信念。他们的行为和结局,都与父权思想有关。
5. 在《天龙八部》中,父亲也是一种民族身份认同的象征。乔峰在得知自己父亲是契丹人后,立刻改变了立场,甚至自杀以示忠诚。他的行为受到了父权思想的影响,而这种思想也导致了他的悲剧。
6. 萧峰和慕容复都是父权观念的忠实奴隶,他们没有了真正的自己,活在一种观念之中。他们无法享受爱情,没有快乐,只有父性留下的重负。他们是在民族冲突中不断找寻自己,又不断迷失自己的悲剧人物。
7. 相比慕容复,萧峰至少有自己心爱的人,也有隐居的念头。而慕容复连这一点都没有,甚至为了复国机会而放弃了自己爱的人。他们都没有真正的快乐和爱,只有对理想的希望。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