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两种东西同时追求的四字词语
2024-11-28 18:59:07 责编:小OO
文档

爱不释手
“爱不释手”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于喜爱之物的深深依恋。出自清朝黄小配的小说《廿载繁华梦》第三回,原文描述晋祥对所获之物珍视如玉,爱不释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对于某件物品的喜爱到了舍不得放手的地步。比如,爸爸送给我的雨花石,有的绿得像苔藓,有的红得似鲜血,有的则润泽如玉,每一块都让人爱不释手。
垂涎三尺
“垂涎三尺”则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极端贪婪的状态。这里的“涎”指的是口水,形象地描述了人对某物极度渴望的情景。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三戒》,故事中临江之人捕得麋鹿,带回家后,群犬见了麋鹿垂涎三尺,摇着尾巴前来。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某物的渴望到了极致,就像帝国主义者对海湾国家石油的渴望一样。
爱不释手与垂涎三尺这两个成语虽然都描述了人们对物品的喜爱,但侧重点不同。爱不释手更多地强调一种深厚的情感,而垂涎三尺则更侧重于一种强烈的欲望。比如,对于一件心爱的珠宝,人们可能爱不释手,而对于一件珍贵的古董,人们可能垂涎三尺。
爱不释手与垂涎三尺,这两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人们对物品的不同情感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渴望与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同时追求这两种情感,但这种追求往往需要平衡,过度的欲望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