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古代中国人的观察,十二种动物被赋予了特定的时间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时辰体系。老鼠被安排在第一个时辰,即“子时”,对应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内,老鼠最为活跃。紧随其后的牛,则对应凌晨1点到3点,即“丑时”。据传,此时的牛正在享受它最慢的咀嚼,显得格外惬意。
接下来的时辰是“寅时”,也就是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间段属于虎。据古代文献记载,此时的虎最为活跃,也是伤害人类最多的时段。卯时,即清晨5点到7点,是兔子的天下。月亮的光辉尚未完全隐退,兔子作为月宫中的动物,与这个时辰完美契合。
辰时,即早晨7点到9点,对应传说中的群龙行雨时刻。龙,作为神话中的动物,与辰时相配。上午9点到11点,即巳时,传说中的蛇最为温和,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因此,这个时辰属于蛇。
午时,即上午11点到下午1点,对应道士的说法,是阳气达到极点之时,只有马习惯于站立,午时因此属于马。下午1点到3点,即未时,传说羊在此时撒尿最为频繁,甚至能治愈自身疾病,因此未时属羊。
申时,即下午3点到5点,对应猴子最为活跃的时间。此时猴子的叫声最为洪亮,申时因此属于猴。酉时,即下午5点到7点,对应鸡开始进窝的时刻,酉时因此属于鸡。戌时,即晚上7点到9点,对应狗最为警惕的时间段,戌时因此属于狗。
亥时,即晚上9点到11点,对应猪最为酣睡的时刻,亥时因此属于猪。这些时辰的划分,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观察,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哲学意义。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