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理论有哪些?
2024-11-29 07:12:03 责编:小OO
文档


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多种多样,从强化理论到成就动机理论,每一种理论都试图解释学习行为背后的动力。

强化动机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学习的发生与行为的强化密切相关。联结主义心理学家通过S-R公式解释行为动机,认为动机是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学校中的强化可以是外部奖励,也可以是内部成就感。

成就动机理论则关注个体追求成功的行为倾向。成就需要是个体稳定追求成就的倾向,期望是个体在某一任务上成功的可能性,而诱因是个体完成任务后获得的价值和满足感。

失败归因理论探讨了个体如何解释学习成果的原因。海德认为,行为原因可能在于外部环境或个人内部。罗特提出控制点概念,将个体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维纳进一步研究了人们如何归因,发现他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等因素。

成就目标理论是基于成就动机理论发展起来的。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持有两种不同的观念: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现观。自我效能感理论则强调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任务的主观判断,包括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需要层次理论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些需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满足。

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学习动机不足可能源于某些缺失性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如生理、安全、归属和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作为一种高级需求,涉及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通过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发展规律,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学习。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