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慢粒的WHO分期标准
2024-11-29 07:31:55 责编:小OO
文档


慢性期(CML-CP)的定义较为明确,其特点是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和骨髓象不符合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标准。慢性期的特征包括相对稳定的白细胞计数和脾脏大小,以及较为均匀的粒细胞比例。

加速期(CML-AP)则表现出更为复杂的血液学和细胞学变化。它具有多个诊断标准,包括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的比例上升到10%-19%,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到20%以上,以及持续性的血小板减少或异常增多。此外,加速期还可能伴有治疗无效的白细胞增多和脾肿大,或者出现病态巨核细胞和病态粒细胞,这些细胞形态异常,并伴有网硬蛋白或胶原蛋白的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病态巨核细胞和病态粒细胞的存在虽然有助于诊断,但其性尚未得到大量临床研究的验证,往往与其他加速期特征同时存在。

急变期(CML-BP)则标志着疾病进入更为严重的阶段。急变期的特点是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达到20%以上,其中约70%的病例转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余可能表现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或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除了血液学变化外,急变期还可能伴有髓外浸润,即白血病细胞侵犯到皮肤、淋巴结、脾、骨骼或中枢神经系统。骨髓活检显示原始细胞大量聚集或成簇,即使在其余部位的骨髓中仍存在慢性期特征,也足以诊断为急变期。

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进展,并据此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慢性期的患者通常需要维持治疗,而加速期和急变期则可能需要更为积极和强化的治疗措施。详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