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愤怒的葡萄园工人:为什么要放弃与别人攀比的心理?
2024-11-29 07:39:41 责编:小OO
文档


牺牲一些攀比和虚荣,将来会有所回报。《圣经》中有一个故事:耶稣说天国好比一个葡萄园的主人。葡萄园里总有做不完的工作。平时,要修剪葡萄树的枝子和保持园内的整洁。收成的季节,一串串的葡萄更是要人小心摘下来。
天刚破晓,犹太人开始了一天的生活。葡萄园的主人出去雇人进园子里做工。市场上有几个人正在等待工作的机会。主人请他们帮忙。很快地,双方达成协议,讲定工资,一天一钱银子。工人立刻随主人进葡萄园努力工作。
过了3个小时,就是9点钟左右,主人又去市场。看见还有人闲站着等待雇用。他马上过去对他们说:“你们也到我的葡萄园做工,我会给你们合理的工资。”这些约12点和下午3点左右,主人又出去雇人。黄昏的时候,主人又到市场去,看见还有人闲站在那里,就走过去问他们:“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主人担心这些人懒惰不肯干活,所以这么问。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从这些人的回答就知道他们并不懒。“没有人雇我们!”他们说。“好吧,你们来帮我工作。”主人说。
太阳已经偏西,这些人最多能做一个小时的工,太阳就要下山了。天黑了,自然不能再做下去。不过,他们还是高高兴兴地进了葡萄园,多少可以赚点儿钱,没有白白浪费一天的光阴。
日落西山,天越来越黑。看不见了,工人只好停止工作。大家都聚在门口等发工资。管事的带着银子来了。他从后来的发起,到先来的为止。岂知,那些最后雇用的工人,每人竟然领了一钱银子,但事实上他们只工作了一个钟头,怎么得一天的工资呢?这些人很高兴。那些天一亮就进园子工作的人看到这个情况,心里想:“我们肯定不会只得一钱银子,说不定会有两三钱银子。”他们开始烦躁,等得着急了。终于轮到他们领工资了。结果每人同样各得一钱银子!“实在欺负人。”他们埋怨着说,“太不公平了!我们整天工作,在炎热的太阳下辛苦了一天。他们只工作了一个小时,而且是在凉快的黄昏。然而,得的工资却是一样。”
一早就进葡萄园里干活的工人非常气愤,不肯就此罢休。他们自以为有理,就联合起来去找主人理论。他们一群人来势汹汹,站到主人面前时,个个面红耳赤,火气好大。主人让他哗宴简们先说。等他们的代表讲完了,主人不慌不忙地说:“朋友,我没有亏负你们。你们虽然不以为然,可是,你们错了。今天早上我们讲定的工资不是一钱银子吗?我没少给你们,对不对?你们既然得到应得的工资,拿着那一钱银子,回去吧。我知道那些后来的不配得一天的工资。但是,我乐意给每人一钱银子。钱是我的,我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你们管不着。难道因为我做好人,你们就眼红吗!”
这群火大的工人无言以对。主人说得没错,他们找不出理由反驳。许多的时候,我们感到不满足和失落,仅仅是因为觉得别人比我们幸运。如果我们放弃和别人盲目攀比的心理,就可以减少很多烦恼。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自己
只要你正确认识了自己,并对自己做出客观、实在的评价,就不会因为别人的富足、优越而产生不良心态,那么你就已经戒掉了攀比的心理。事实上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一种自我评价,清醒乱裤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和缺陷祥侍,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不足。客观条件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差异,我们面对既成事实,需要的是勇于接受,忍受自然条件带来的不便和压力,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不必去钻牛角尖,不必与别人盲目攀比,要善于化腐朽为神奇,把自己的人生绘制成一幅绚丽的图画。
二、找准自己的位置
只有认清了自己的正确位置,人们才会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人生一世,谁都不甘平庸,谁都想成就一番大业,不虚此生。可是,由于社会背景、机遇、智商、文化、修养等的不同,一个人的理想或愿望,并不一定能一一实现。在自己的目标没有达成时,就要学会承认和接受现实,寻找自己心理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在滚滚的社会大潮中,坚守住自我,不张狂、不自满,才能有所获益。
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在认清了自己、认清了别人、认清了环境、认清了客观条件以后,就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朝着既定的目标勇敢前进,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要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放弃,请看一下范缜的故事。
我国南朝齐、梁间有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范缜做了尚书殿中郎,并做了竟陵王萧子良的宾客。萧子良相信佛教,但范缜却不信。萧子良问他:“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为什么有的入富贵,有的人贫贱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好比树上的花,同时开放,随风飘落,有的吹到厅堂坐席上,有的落到墙外粪坑之中。吹到坐席上的就像你,吹到茅坑之中的,就像我,贵贱虽不相同,其本质是一样的。因果又在哪里呢?”可见,我们活在世上,不能过多地顾及自己的身份与名誉,不能让强烈的攀比之心占据了自己。
四、主动地去创造生活
自己的生活靠自己创造,只有自己创造的生活才有意义。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而寻找各种机会来“制造”生活,那是毫无意义的。不要把眼光集中在别人的一时一事上,而要从较长的时间去看待人世的起伏、世态的沉浮以及沧桑的变化,要用时间的观点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追求。
五、宠辱不惊,把握自我
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把名利看得太重很容易钻牛角尖,拼命钻营。这样得不到名利时会变得痛苦,得到名利时也会失去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来云往。”人生在世应该宠辱不惊,就像平静的海面,任凭风吹浪打也是波澜不惊,郭子仪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郭子仪是唐朝中期的名将,他在平定安史之乱等战役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唐肃宗封他为汾阳郡王,唐代宗赏他誓书铁券,犯大罪可免死。唐德宗又赐号“尚父”,不称呼他的名字,表示尊崇。可是郭子仪始终不居功自傲,更不因为功高而要特权。代宗任命他为尚书令,他一再恳辞说:“这是过去太宗做过的官职,所以后来各朝都不设置,怎能让我来破坏这个传统呢?这些年来,由于战争,封赏官爵很滥,如今叛乱稍平,应当审查整顿,请从老臣我做起。”代宗听他讲得有道理,这才作罢。郭子仪一贯拥护朝廷,尽力叛乱,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得志时不会得意忘形,乐极生悲;失意时不会委靡颓废,一蹶不振。这样就不会有受到挫折的凄凉和得意的狂热,可以排除干扰而专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综上所述,当你放弃与别人盲目攀比的心理,用这种积极的心态来寻找幸福的时候,你就会不断地努力,你就会不断地寻求,同时,你也就能不断地收获。圣经箴言黄金和白银虽然可以保证安全,但却比不上腹上良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