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理解康熙的一副对联
2024-11-29 08:28:23 责编:小OO
文档


在绍兴东南方向,禹王庙坐落于禹陵右侧。这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那副著名的对联“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引人深思。这副对联出自康熙之手,由书法家沙孟海重写于禹庙大殿两侧。对联中的“明德”指的是至高无上的美德,而“精一危微”则源自《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古训。这十六字心传,被儒家视为修身治国的重要原则。

禹陵,位于绍兴市会稽山下,是傍山临水、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武年间,这里被钦定为国祭王陵之一。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立碑并书“大禹陵”三字,此碑至今屹立不倒。

禹祠,始建于夏少康时期,1986年重建,是姒氏宗祠。禹庙,则据传最早由大禹之子启所建,现庙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545年)。庙内的大殿雄伟壮观,殿脊间的“地平天成”四字为康熙所书,更是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

禹陵、禹祠、禹庙三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祭祀体系,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其中,“岣蝼碑”和“窆石亭”更是让游客驻足思考。岣蝼碑据后人考证,记录了大禹治水的壮举。窆石亭中的窆石,传说中是大禹下葬时所用的一种工具,或是下葬后的镇石,象征着陵墓的存在。

这些古迹不仅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传承了大禹治水的英雄事迹,以及儒家的修身治国之道。在这些古迹之间穿行,仿佛能感受到古人智慧的光芒,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