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简述移情说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区别?
2024-11-29 08:25:28 责编:小OO
文档


朱立元在美学领域提出了关于情感活动本质特征及其根源的不同理论。移情说由主观论者里普斯提出,主张审美情感并非审美客体所固有,而是由主体将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入对象,与对象交融,使对象呈现出人格化的情感特征。里普斯强调了观赏者在审美中的能动作用,但他的观点将审美经验视为与审美对象无关,只是主体自身情绪体验的玩味,这显然是片面的。

格式塔心理美学则是由阿恩海姆提出的,它基于同构说理论。自然事物和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情感特征,是因为外在世界与人的内心世界具有同构对应关系。阿恩海姆反对里普斯的移情说,认为情感特征是主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产物。他的理论只指出了情感现象的生理基础,但没有上升到哲学反思的高度。

尽管如此,阿恩海姆的理论克服了移情说的片面性,将情感现象的探讨推向了更深层次。通过分析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他试图揭示情感现象的复杂性,这为美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他的理论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无疑为美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综上所述,移情说和格式塔心理美学在解释情感活动的本质特征及其根源上存在显著差异。里普斯强调主体的情感移入,而阿恩海姆则关注主客体之间的同构关系。两者各有其优势和局限,共同丰富了美学理论的内涵。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