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观音原产于南非热带雨林,生长在湿润温暖的环境中,叶茎边缘会有水珠滴下,因此得名“滴水观音”。在北方干燥的气候中,虽然不能见到这一奇特现象,但滴水观音依然可以开花,香气扑鼻,因此也被称为香棒。
滴水观音属于天南星科,这一科中的大多数植物含有毒性,如万年青、龟背竹和绿萝等。滴水观音的毒性主要存在于汁液中,只要孩子不碰,一般不会有危险。它不会散发所谓的“毒气”,只要不误食,接触伤口也不会有问题。
滴水观音的养护要点包括温度、施肥、浇水和光照。滴水观音在不低于18℃的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如果气温低于18℃,会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它喜肥,每月需施肥一次。浇水时,滴水观音会顺着叶子滴水,许多人以为它需要“喝水”,其实不然,一周浇一次水即可。切勿往叶面上喷水,以免出现白色斑点。滴水观音喜阴,避免阳光直射。
当滴水观音叶片变“蔫”时,可能是施肥不足,需要追肥。滴水观音喜欢温暖湿润、稍有遮阴的环境,但花期需要阳光充足,否则佛焰苞会带绿色,影响观赏价值。每天需保证3—5小时光照,否则叶柄会伸长,影响观赏效果。
滴水观音耐寒力不强,10月中旬需移入温室。夏季需在遮阴情况下,经常喷水降温保湿。滴水观音喜欢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期间需多浇水。追肥可用腐熟的豆饼水等液肥与化肥(复合肥或磷酸二铵)轮换施用,每隔2周追施一次。追施液肥时,避免肥水进入叶鞘内,以免造成腐烂。
为了使滴水观音叶片更大、更厚、更绿,且平滑有光泽,叶柄不易伸长,可以使用硫酸亚铁。具体方法是将硫酸亚铁稀释成2%的溶液,每隔1个月浇施一次,每次要浇透。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