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围魏救赵:在战国时期,魏国围困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派遣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前去解救。田忌最初打算直接率军前往邯郸,但孙膑建议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即攻打魏国的首都大梁,迫使魏军回撤自救。这一计策成功吸引了魏军主力,使得赵国的围困得以解除,而魏军在归途中遭遇齐军的伏击,损失惨重。
2.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部发生政变,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亡至楚国。楚成王收留了他,并询问他若晋楚交战,他将如何作为。重耳承诺若战争发生,晋军将主动撤退三舍(约合90里)以示友好。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当晋国与宋国发生冲突,两国在城濮交战时,重耳履行诺言,主动撤退,诱使敌军深入,最终取得了胜利。
3. 窃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援。魏王最初同意出兵,但在秦国的压力下改变了主意。赵王求助于魏国公子信陵君,信陵君为报答赵王之前的恩情,窃取了魏王的兵符,调动了魏军救援赵国。他率领在邯郸之战中击败了秦军,成功解围。
4. 田忌赛马:田忌是齐国的贵族,喜欢与贵族们赛马。孙膑发现他们的马匹实力相当,于是提出策略,让田忌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最终田忌赢得了比赛。孙膑的智慧得到了齐威王的赏识,被任命为军师。
5. 草船借箭:三国时期,曹操大军压境,欲征服东吴。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让诸葛亮在十天内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借助大雾,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成功获得了十万支箭,使周瑜的计划落空。周瑜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智谋超过了自己。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