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宜兴同和裕银楼的历史
2024-11-25 22:21:17 责编:小OO
文档

百年前的中原大银号——同和裕银楼的历史
20世纪初至30年代,我国的金融出现了“二元金融”的格局,传统钱庄、银号与新兴银行并存。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商业重地,初期河南金融业盛极一时。同和裕银号作为金融业的一颗明星,逐渐发展壮大。
同和裕银号的创立始于1912年,由王晏卿创办。王晏卿在新乡同和银楼学管账,后转入道生长为学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新乡北关顺河沿街创设了同和裕银号,采用低利放款、高利吸收存款的方式,很快在新乡金融界站稳脚跟。
同和裕银号的发展体现在各地分号的建立与扩大。1915年设立道口分号,作为早期的金融联络、商业活动、信息联络中心。1916年建立开封分号,借助河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业务日益扩大。同年设立郑州分号,重点开展押汇、抵押放款等业务。1916年,王晏卿亲自前往汉口,终于在汉口建立分号,打开通向上海的门户。
同和裕银号还建立了天津分号,进一步向东北地区扩展。1923年,在海州、连云港建立分号,成为同和裕在豫北、豫南一带的发展重点。1927年以后,同和裕在豫南陆续增设分号,形成了豫南和豫东地区的金融活动网。1927年,同和裕为打开通往山东的金融门户,在济南开设分号。1930年前后,同和裕在山东省内先后建立分号达八处之多。
为向东北地区发展金融事业,王晏卿多次赴东北三省考察经济情况。1927年,在大连建立分号。1930年,在营口建立分号,再步步向前发展。1931年,同和裕在河南郏县观音堂销煤处增设金融办事处,向西北发展金融业务铺设了道路。1932年,同和裕建立了西安分号,成为向大西北发展的基地。
同和裕银号的转型体现在接办大中银行。1930年以后,同和裕为扩张实力,实现银行化,接办大中银行,以发行钞票。1933年,同和裕在河南与银行界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金融战”,采用灵活经营的方式,影响四大银行团和河南农工银行等官办银行的利益,为同和裕银号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