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北京地铁1号线三年后改为自动驾驶
2024-11-25 22:24:43 责编:小OO
文档

地铁1号线的移动信号系统改造已经启动,预计将在3年半的时间内完成。北京地铁公司的副总经理刘建透露,届时1号线将从目前的人工驾驶转变为自动驾驶。此外,列车的最小发车间隔预计将从目前的2分15秒缩短至2分钟,从而提高运力10%。
刘建介绍,作为北京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线路,1号线的日均客流量达到120万人次,最高峰时甚至超过150万人次。他提到,“1号线每公里的客运强度达到5万人,这一数据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相当高的。”为了提高运力,1号线计划增加列车编组,从现在的6辆增加至7辆。然而,编组增加需要对站台进行扩建,从复兴门至苹果园的每个站台都需要额外扩宽20米,这意味着部分站台必须拆除设备和办公用房。刘建指出,改造期间可能会关闭车站,列车可能需要甩站通过,但同时不能影响正常运营,这给改造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还在对改造方案进行优化,预计今年内工程不会动工。
刘建还透露,目前最小发车间隔为2分50秒的地铁5号线力争在年底前将间隔缩短至2分30秒。5号线的最小行车间隔设计能力为3分钟,为了进一步减少发车间隔,将从现在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造,包括供电系统等。预计这些改造需要1年至1年半的时间,明年,5号线的最小发车间隔有望缩短至2分钟。
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周楠森也提到,未来北京地铁建设的重点之一将是加密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周楠森表示,在考虑新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时,将充分考虑现有网络中的人流集中节点和沿线功能区设置等问题,力求新旧网络的无缝衔接。例如,1号线作为客流量极大的线路,每天的客流量平均约为120万人次,未来将继续考虑线路间的衔接,以实现客流的有效分散。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