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Excel常用技巧——工作中最常用的30个Excel函数公式
2024-11-26 00:31:41 责编:小OO
文档

在Excel中,IF函数可以用于多条件判断。例如,当A列小于500且B列标记为“未到期”时,C列将显示“补款”,否则为空。

统计两表之间的重复项,可以使用COUNTIF函数。具体公式为:=COUNTIF(Sheet15!A:A,A2)。如果返回值大于0,则表示A2在另一个表中存在。

统计年龄在30到40岁之间的员工数量,可以使用FREQUENCY函数。公式为:=FREQUENCY(D2:D8,{40,29})。

计算不重复的总人数,可使用SUMPRODUCT函数。公式为:=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此公式通过统计每个人的出现次数并进行相加。

根据多个条件统计平均值,可以使用AVERAGEIFS函数。例如,公式:=AVERAGEIFS(D:D,B:B,"财务",C:C,"大专")。

中国式排名公式如下:=SUMPRODUCT(($D$4:$D$9>=D4)*(1/COUNTIF(D$4:D$9,D$4:D$9)))。

隔列求和可以使用SUMIF函数。例如,公式:=SUMIF($A$2:$G$2,H$2,A3:G3)或=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单条件求和公式为:=SUMIF(A:A,E2,C:C)。

进行模糊求和时,可以使用通配符。例如,*A*表示a前和后有任意多个字符。

多表相同位置求和公式为:=SUM(Sheet1:Sheet19!B2)。

按日期和产品求和公式为:=SUMPRODUCT((MONTH($A$2:$A$25)=F$1)*($B$2:$B$25=$E2)*$C$2:$C$25)。

单条件查找公式为:=VLOOKUP(B11,B3:F7,4,FALSE)。

双向查找公式为:=INDEX(C3:H7,MATCH(B10,B3:B7,0),MATCH(C10,C2:H2,0))。

合并多单元格字符时,使用PHONETIC函数,公式为:=PHONETIC(A2:A7)。

截取除最后3位之外的部分,公式为:=LEFT(D1,LEN(D1)-3)。

截取字符串中任一段,公式为:=TRIM(MID(SUBSTITUTE($A1," ",REPT(" ",20)),20,20))。

创建工作表目录的公式为:=IFERROR(HYPERLINK("#'"&INDEX(Shname,ROW(A1))&"'!A1",INDEX(Shname,ROW(A1))),"")。

中英文互译公式为:=FILTERXML(WEBSERVICE("http://fanyi.youdao.com/translate?&i="&A2&"&doctype=xml&version"),"//translation")。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