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袛裯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2024-11-25 23:32:14 责编:小OO
文档

袛裯,是一种贴身穿着的短衣,在古代文献中屡见不鲜。《后汉书·羊续传》中记载:“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这里描述的是羊续的生活简朴,仅有的财物不过是一些破旧的衣物和一些粮食。清黄景仁在《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偕邵二云作》一诗中也提到了袛裯:“从子故乡来,短衣缚袛裯。”这两句诗描绘了从子穿着简陋的衣服,似乎是在强调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

袛裯通常用布料制成,质地轻薄,适合贴身穿着,便于活动。在古代,袛裯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衣物,还常常被用作祭祀或仪式中的服饰。例如,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人们穿着袛裯以示虔诚和庄重。这种衣物的穿着,不仅体现了穿着者的身份地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袛裯的名称来源于其功能和形态。袛裯的“袛”字,意为“贴身”,“裯”则表示一种长袍或衣服。综合起来,“袛裯”就是贴身穿着的短衣。这种衣物因其轻薄、贴身的特点,成为了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后汉书》到《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偕邵二云作》中的描述,可以看出袛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

此外,袛裯还经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仅用于描绘人物的生活状态,还常常用来象征一种简朴的生活态度或品德高尚的人。例如,在《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偕邵二云作》中,短衣缚袛裯的形象,不仅仅是一种服饰的描写,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体现。

综上所述,袛裯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衣物,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还体现了他们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高尚品德的崇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