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刑法对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规定?
2024-11-30 23:49:51 责编:小OO
文档

1. 犯罪客体。
本罪主要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其中,犯罪对象涉及到各类公私财物,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和不动产等。
当然,若行为者明知而毁坏某些特定财物并影响他益的,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举例来说,对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应依据本法第2章相关罪名进行处罚。
2. 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表现为通过焚烧、摔砸等方式使公私财物失去价值或使用价值,且数额较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
毁坏公私财物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若行为者采用放火、决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手段,危及公共安全的,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须达到数额较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方可构成犯罪。
情节严重者,如毁坏重要物品导致损失严重、毁坏手段恶劣、毁坏急需物品引发严重后果、动机卑劣试图嫁祸他人等。
对于情节较轻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行为,可视为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依法处以15天以下拘留或警告,并处200元以下罚款,同时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失。
3.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罪犯。
4. 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心态为故意,犯罪目的并非非法占有财物,而是毁坏财物。
这是本罪与其他贪利型犯罪的本质区别。
犯罪动机因人而异,通常源于个人报复或嫉妒等心理。
除了本法特别规定的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以及过失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犯罪需依相关条款追究刑事责任外,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不构成犯罪,仅属民事赔偿问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