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的特色小吃丰富多彩,其中皮渣、三不沾、安阳血糕、粉浆饭、安阳“三熏”、抽丝火烧、蓼花、老庙牛肉、林州山楂饼等最为人熟知。
炒三不沾是安阳的传统名菜,以蛋黄为主料,配以桂花糖、白糖、粉芡等炒制而成。成品软香油润,不沾锅、盘、筷,因此得名“三不沾”。这道菜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寓意吉祥,是宴请宾客时的一道佳肴。
安阳烩菜种类繁多,既有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的“海烩菜”、“上烩菜”,也有选料普通、价格便宜的“行烩菜”。此外,还有用料简单的“扁粉菜”,以及使用不同烹调器皿的“沙锅豆腐”、“沙锅海烩”。这些烩菜汤醇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安阳蓼花是传统名点,以优质糯米、黄豆、白糖、饴糖、桂花等为原料,成品色泽金黄、状如蜂巢、甘甜不腻、酥脆焦香。锦泰燎花是安阳的名特糕点,特点是个体膨大,轻若鸿毛,面色金黄,剖面洁白呈丝网状,体表面贴有碎花,新颖别致,独具一格。酥脆香甜,入口即化。
安阳“三熏”包括熏鸡、熏鸡蛋、熏猪头肉。三熏工艺讲究,选料严格,操作认真。成品呈柿红色,油润闪亮,肥而不腻,浓香纯正,回味绵长,凉吃热食,佐酒下饭均可。
八宝布袋鱼以一公斤重的鲜活黄河鲤鱼为原料,加之配料、佐料,上笼蒸熟后加姜醋汁而成。它选料严格,配料、佐料多而讲究,制作精细。风味特色是形体完整大方,花色悦目美观,鱼鲜嫩,汁鲜美,营养丰富。
老庙牛肉源于滑县老爷庙北小寨村,用十五种佐料和陈年老汤,以木炭火煮制而成。道口烧鸡始于清顺治八年(1661年),嘉庆年间列为贡品。新中国成立后,制作技艺得以继承和发展,并建成烧鸡生产流水线。
五香豆沫是深受安阳群众欢迎的一种汤食。熬制豆沫以小米为主料,与花椒、茴香一起用冷水泡发,加水调磨成糊状米汁。上锅兑水,下入花生仁、黄豆瓣、海带丝、粉条、精盐等,开锅后倒入米汁,边倒边搅动,见锅再开,立即压火,并放入豆腐丝、胡萝卜丝、波菜、炒芝麻等即成。成品豆沫,糊色乳黄,红绿分明,各种调料咀嚼生香,略透麻辣。
皮渣是安阳“三大宝”之一,其特点:好吃可口,多吃不厌。主要以粉条为主,加上大葱、大蒜、荤油、精盐、香油、虾皮。它有多种吃法,是煎炒、扣碗等。
粉浆饭也是安阳“三大宝”之一,其特点是香醇浓郁,酸甜适口,有清热败火之效。熬制粉浆饭以绿豆粉浆为主,配以优质小米、大豆、花生仁、精盐、适量荤油,出锅后浇上糊葱花汁,撒上香沫。
血糕是安阳“三大宝”之一,始于清乾隆年间。用荞麦面、猪血加调味料蒸制,食时切片油煎,抹上蒜泥,香辣鲜美。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