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蜜多,完整发音为“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了”。在汉语中,常省略尾音,称为“波罗蜜”。波罗蜜多包含多种修行方法,小乘佛教有十个波罗蜜,大乘佛教则通常提到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意指到彼岸的方法或道路。
般若,梵文为“panna”,意译为“甚妙的智慧”。若直接译为智慧,易与个人体验的智慧混淆。佛法将智慧分为世间智慧与出世间智慧,后者才是般若。出世间智慧分为闻、思、修三慧,闻慧是听闻佛法,思慧是深入理解,修慧是实践。
般若波罗蜜,即通过智慧到达彼岸。中国佛教将闻、思、修三慧安于般若之上,形成了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般若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中国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一。它浓缩了整部0万字的《大般若经》精华,被誉为群经心藏。读心经有两种方式:一是深入解读,串出《大般若经》义理;二是用心背诵,通过熏习达到心开慧解。
心经有多个翻译版本,鸠摩罗什和唐玄奘的版本最流行。唐僧取经时确实携带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作为护身符。从灵异角度,也颇多人信奉。心经因其深奥的智慧,成为修行者的精神支柱。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