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眼睛白天看得见晚上看不见是怎么回事?
2024-11-30 00:58:38 责编:小OO
文档

夜盲症是由于夜间视觉能力下降所引起的一种病症。在人眼中,视网膜上分布着两种细胞:圆锥体细胞和细长形杆状细胞。这两种细胞中的感光物质都是视紫红质,它由视黄醇(维生素A)参与的蛋白质构成。当光线照射时,视紫红质会发生结构变化,引发神经冲动传递至大脑,形成视觉影像。但在光线变暗时,由于缺乏视紫红质,眼睛对光的敏感度下降,导致看不见物体。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有足够的维生素A,在视网膜和肝脏酶的作用下,促进视紫红质再生,恢复对光的敏感性,使人在暗处也能看见物体。但若机体缺乏维生素A,视紫红质的再生不仅缓慢而且不完全,导致暗适应能力下降,即夜盲症。

有人将眼睛比喻为精密的照相机,视网膜就像底片,将眼睛接收到的信息和感光进行显像,形成视觉。维生素A作为感光物质,当其缺乏时,就无法使照片感光,也就无法产生视觉。在晚上,由于光线较弱,消耗更多的维生素A,因此称为夜盲症。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各种动物的肝脏、蛋黄、乳类等。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被称为维生素A原,在肝脏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维生素A。然而,人体对维生素A的吸收利用率较低,一般吸收利用率为摄入量的1/3,而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的只有吸收量的1/2。因此,胡萝卜素的生理效价只相当于维生素A的1/6。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主要是橙黄色和绿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油菜、荠菜、马兰头等,每500克含胡萝卜素14毫克以上,每天只要吃120克-150克就能满足儿童对维生素A的需要。雪里蕻、小白菜、西红柿、柿子椒等每500克含胡萝卜素为1.5-7.4毫克。

维生素A耐热,短时间烹调破坏极少,但在空气中易氧化失去生理活性,也能被紫外线破坏。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动物性食物,如各种动物的肝脏、蛋黄、乳类等,而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在肝脏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维生素A。因为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属脂溶性质,所以每餐摄入一定量的脂肪,能促进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吸收。我国成年人维生素A的推荐量为:男性800微克视黄醇当量,女性为700微克视黄醇当量。特别提醒,用眼过多的朋友,特别是晚间看电视、用电脑时间长的人要注意,晚间用眼所消耗的维生素A要比白天多,如果不注意从膳食中摄取维生素A,不仅对视力有影响,还可能有其他不良影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