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在怒火中站起来,用西皮流水唱腔说道:
一见皇儿跪埃尘,
骂一声昏王无有道的君。
儿哪宫生来哪宫养,
哪一宫是你的生身老娘亲?
养下孩儿有了孕,
刘妃郭槐起下毒心。
金丝狸猫皮尾来剥定,
她说为娘产生妖精。
老王一见龙心怒,
将哀家、推出午门、急急忙忙就要问斩刑。
多亏了满朝文武来保本,
将为娘打至在冷宫廷。
包相奏本儿该准,儿就该、预备下那、龙车凤辇、迎接为娘、转回都门。
包相奏本儿不准,
反把忠良问典刑。
越思越恼心头恨,
不由哀家动了无名。
内侍看过紫金棍,
你与我责打无道昏君。
包拯在思索后,用西皮流水唱腔回答:
在宫中领了国太的命,
背转身来自思忖:
自从盘古到如今,
哪有臣子敢打圣明君。
万岁龙袍了你就忙脱定,
包拯打龙袍臣打君。
李后听后,也用西皮流水唱腔回应:
好一个聪明小包拯,
打龙袍如同臣打君。
包拯上前听封晋,
保你官职往上升。
包拯沉着冷静,但内心波澜起伏,他明白,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即使这需要冒犯圣上。
李后则感到无比愤怒,但也为包拯的勇气所动,她明白,包拯是在为她,为她的孩子,为她的,而站出来。
他们的对话,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既是对权力的挑战,也是对正义的追求。
这一段情节,不仅是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刻画,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探讨。
包拯和李后之间的冲突,如同两股力量在宫廷中碰撞,既有着个人的情感纠葛,也有着国家命运的交织。
在这场斗争中,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而战,无论是对权力的渴望,还是对的追寻,都使得这场斗争充满了张力。
通过这段唱词,我们可以看到,权力与正义,个人与国家,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在剧中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深刻。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