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指数,全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即采购经理指数,是一种月度发布的经济监测指标。它包括制造业PMI、服务业PMI,甚至有些国家还建立了建筑业PMI。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PMI体系,世界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PMI均已确立。
PMI通过向采购经理进行月度调查来汇总数据,从而反映经济变化的趋势。PMI具有五个显著特点:一是及时性和先导性,它通过快速简便的调查方法,比其他官方数据提前发布;二是综合性与指导性,PMI涵盖了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综合指数反映整体经济情况,各项指标则反映供应与采购活动的细节;三是真实性与可靠性,原始数据直接来自采购与供应经理,未经修改,通过科学方法统计和计算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四是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各行业对GDP的贡献率确定样本比重,并考虑地域分布和企业类型;五是简单易行,PMI便于比较。
PMI大于50%时,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制造业综合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则表明制造业经济在下降。对于部门、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而言,PMI指数是经济预测和商业分析的重要工具。部门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PMI进行和决策,因为它是一个先行指标,与GDP高度相关,并能提前几个月预测GDP的转折点。企业可以利用PMI及时判断行业供应和整体走势,评估经济趋势,预测市场影响,制定采购和价格策略。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由中国国家统计局与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合作发布,作为快速及时反映市场动态的重要指标。它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与GDP共同构成我国宏观经济指标体系。中国制造业PMI包括11个指数: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
制造业PMI指数超过50%,表明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表明制造业经济衰退。这一指数体系对部门、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和企业提供重要的经济预测和商业分析依据。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