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一种将绩效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考核的方法,这些关键指标是评估标准。员工的绩效将通过比较他们达成的关键指标来评估。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结合了目标管理法和帕累托定律。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具体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时限性(Time-based)。SMART原则确保了关键绩效指标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也被称作“成果管理”,是通过责任制来实现的。它强调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BSC(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由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在1992年发明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工具。1990年代初,美国诺顿研究所主持并完成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研究计划。该计划最初的动机是认为现有的以财务会计计量为基础的绩效计量方法变得越来越模糊。其目的是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计量为主的绩效衡量模式,以使组织的战略能够转变为行动。该研究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重工业和技术行业的公司。
平衡计分卡最终成为一个战略实施的工具,将公司的战略落实到可操作的目标、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上。它通过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具体指标,使得战略目标可以被量化和跟踪。通过这种方式,平衡计分卡有助于确保公司战略的实施和达成。
在实际应用中,KPI、MBO和BSC各有其适用场景。KPI适用于需要快速反馈和衡量的领域,如销售业绩、客户服务等。MBO适用于需要明确目标和责任的领域,如项目管理、团队绩效等。BSC适用于需要全面衡量公司绩效的领域,如战略执行、组织变革等。
选择适合的方法取决于公司的具体情况,如行业特点、组织结构、战略目标等。不同的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全面的绩效管理。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