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蒙古族吃的是什么
2024-11-30 00:34:26 责编:小OO
文档

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以一日三餐为主,早餐通常以茶食为主,辅以烙饼、油果子等。清晨,妇女们会烧火熬茶,并洒茶敬神,男子则做些出牧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全家人会团坐共进早餐,茶食在蒙民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非但限于早餐,终日不可少。夏秋季节,人们一般多饮茶,少吃饭。茶食分为盐茶、奶茶、酥油茶和油茶。盐茶是用蒙古族最喜欢的砖茶熬制,熬好的茶水里加点食盐,称为盐茶,有助于消食化积。奶茶是在熬好的茶水内加上牛羊奶和少量食盐,称为奶茶。酥油茶则是在熬好的茶水内放入酪旦子、奶皮子和酥油少许,有条件时还加上几块冰糖或方糖、几颗枣儿、葡萄干之类。油茶则是将炒面内放入少许羊油炒制而成,用茶时倒入盐茶搅拌后,即可饮用。

午餐比较简单,放牧归来后大量饮茶,然后进食炒面、烙饼、馅儿饼、烧壳子、油果子、油饼子等。青稞炒面是蒙古族传统的粮食食品,其制做方法是将淘洗后晾成半干的青稞,置入锅内加上专用沙粒炒,炒到多数青稞崩开口,取出簸筛干净,放到家用手推磨上磨成粗粉,即谓之炒面,保存备用。现在以麦面炒熟代替青稞制做的炒面。进餐时,炒面内拌上酥油,再加上蕨麻、葡萄干、白砂糖等物,用手糌拌,捏成条状或块状,谓之糌粑,又称蒙式点心,味道鲜美,别具一格。烙饼、馅儿饼、烧壳子、油饼子、油果子,多用小麦面粉做成。尤其是蒙古族的烙饼子,质软而好吃。其制做方法是将酸奶子或发面糊状物倒入面粉内,和成面团,然后揪成小块擀成薄片烙制而成,可叠放储存,食用方便。

晚餐则较为丰盛。牧群归场后,牧人先喝茶少进食,接着男人们忙碌牧活,女人们挤奶子,活毕再做饭。晚餐多为肉食,面条或水饺等。牛羊肉为蒙古人最喜爱的食品,羊肉的吃法种类较多,据不完全统计,不下二十种,一般喜欢吃手扒羊肉,还有羊背子、全羊肉、焖羔肉、炒肉片、肉馅灌羊肥肠、酥油拌肉片、熏羊肉、羊血灌羊肠、羊杂碎灌羊肠等。牛肉,一般也煮成手扒肉,冷拌牛肉,牛肉丸子,或以其它方法食用。骆驼肉,只做自食,不做待客用品。

面粉做成面条、揪片子、拉条子;小米,多做小米干饭、小米稀饭。大米,多做大米干饭、大米稀饭,稀饭内加蕨麻、葡萄、红枣、酥油等物一起煮成粘粥,很有营养价值。有时,在无小米和大米的情况下,用麦仁和青稞仁代之,其制法是将小麦或青稞置入臼内,稍加水,用杵杵去其皮留其仁,熬粥食用。蒙古族人民普遍喜欢饮酒,传统习惯在晚餐后多用奶酒,少用外购的烧酒。现在,大多饮得是外购的白酒(俗称烧酒)、甜酒、啤酒,或者各种饮料之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