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终结案件?
2024-11-30 00:24:02 责编:小OO
文档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7条的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终结案件。具体而言,当原告去世且无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时,可以终结诉讼。同样,若被告去世,且无遗产也无应承担义务之人,也可终结案件。此外,离婚案件中,若一方当事人去世,诉讼同样会终结。涉及赡养费、抚养费及收养关系解除的案件,若一方当事人去世,诉讼也会被终结。

一旦上述诉讼终结的原因出现,必须作出终结诉讼的裁定。该裁定一旦送达给当事人,将立即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在此情况下既不能上诉,也不能申请复议。

诉讼终结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情况。狭义的诉讼终结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法定原因导致诉讼无法继续或继续没有意义时,结束诉讼程序的一种法律制度。而广义的诉讼终结则包括作出确定判决、当事人撤诉或达成调解协议等情形。

简而言之,诉讼终结是在特定条件下终止案件审理的一种法律措施,旨在确保诉讼程序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