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虽然已经出现了污染较小的泡沫塑料生产技术,但投资成本较高,达到绝对无污染几乎是不可能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废水含有多种有毒成分,如硬脂酸钠遇氧气会缓慢生成有毒的络合物。废泡沫被视为“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接触氯乙烯后,人们可能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甚至脾肿大、肝损伤。我国的许多超薄塑料袋是由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原料制成的,这些原料大多来自小企业或家庭作坊。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塑料原料首先被粉碎成粒子,然后清洗消毒,再压成膜制成塑料袋。很多人在吃饭时使用这种塑料袋装饭菜,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还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塑料制品对土壤环境造成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我国使用的塑料制品通常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自然降解。农田中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会影响农作物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抑制其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牲畜食用塑料膜可能导致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填埋处理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法之一。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容易快速填满场地,降低填埋能力。填埋后,有害物质可能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影响周围环境。焚烧废塑料也会产生严重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产生大量黑烟,还会释放出二恶英,这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
一次性塑料餐具难以降解,许多城市推广使用纸制餐具。然而,纸制餐具同样带来视觉污染,降解速度并不快。制纸浆过程耗水、耗能和排污严重,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国家。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引发水污染;纸制餐具烘干过程耗能多,燃煤为主导致空气中SO2含量增加,引发酸雨。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