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为什么小时候的事情都不记得了
2024-11-30 00:26:45 责编:小OO
文档

大脑发育不全,我们知道记忆需要脑力的投入,特别是形成永久记忆,需要神经突触发生永久性改变。在童年时期,大脑正在发育,皮质体积较小,与记忆相关的海马区、杏仁核尚未成熟,功能不完善,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因此,大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不论各个脑区还是神经可能都与早期不同,记忆也就随之丧失。

视觉不清晰,我们大多数人的长期记忆都是视觉记忆,而童年时我们的视觉能力较弱。研究显示,几个月大的婴儿只能看到眼前10-15厘米的东西,且看不清。因此,在看不清楚的情况下,很难形成清晰准确的记忆。

语言不完善,我们在记忆时通常采用语言编码方式。例如,我们发生了一件事情,会用语言编成故事,通过故事讲述来记忆。但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语言能力尚不完善,记忆编码自然会遇到困难。没有语言,婴儿也难以进行回忆以加强记忆。

自我意识弱,在大脑高级皮层未成熟的情况下,婴儿主要受到原始本能驱动,缺乏主观能动性。因此,任何事情在孩子看来都是旁观的,而非参与者。旁观带来的记忆深度与主动参与自然不同。

自我保护,弗洛伊德强调童年经历,认为它们会影响人的一生且难以改变。在童年时期,由于自身力量弱小、被外界规则压抑的天性等因素,会对心灵造成创伤。人会采用防御机制,将这些创伤压抑到潜意识中,表现出来的就是童年失忆的症状。现代学者对此理论提出了质疑。

时间太长,人的脑容量有限,信息过多会成为负担。大脑会自动分类与取舍,按照记忆的长短、轻重、深浅来判断。为了更好地接受新信息,抛弃一些老旧无用的信息,是大脑的适应方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