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佛教最根本的教义是什么
2024-11-30 10:36:06 责编:小OO
文档

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包括四谛、三谛、二谛、八正道以及三十七菩提分。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描述了人生的苦难,包括三苦和八苦。集谛则解释了苦难的原因,源于贪瞋愚痴的行动。灭谛指出解脱之道,即灭尽烦恼和生死轮回。道谛是达到解脱的方法,原始佛教认为是八正道。

三谛包括空谛、假谛和中道谛。空谛认为一切事物无永恒不变的实体,假谛认为事物有如幻如化的相貌,中道谛则认为这些都不出法性。二谛包括真谛和俗谛,真谛是空,俗谛是有。真俗二谛是缘起性空论,世间事物由众多因素相依相持而形成,没有不变的自性。

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是最根本的一道,其他七道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八正道也是原始佛教的道谛具体内容,旨在反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享乐主义。

三十七菩提分包括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圣道支。四念住通过观察身、受、心、法去除四种颠倒。四正断强调断恶修善的努力。四神足通过定来得到神通。五根和五力是修行的内在条件及其增长后的力用。七觉支是达到佛教觉悟的七种次第,八圣道支是通向涅盘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

佛教强调“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诸佛所教导的。自净其意是贤圣之间的关键差异。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