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固体、液体、空气发声的例子 各5个
2024-11-29 23:05:12 责编:小OO
文档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固体发声的例子包括敲门、敲鼓、电钻钻孔、鼓掌和摇铃。液体发声的例子如海浪声、下雨声、瀑布的轰鸣、泉水叮咚和滴水声。空气发声的例子则有喇叭声、笛子声、箫声、唢呐声和琵琶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大于液体,液体大于气体,但也有例外,比如软木的传播速度是500m/s,小于煤油(25℃)、蒸馏水(25℃)等。声速还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声音属于压力波,当演奏乐器、拍打一扇门或敲击桌面时,它们的振动会引发介质有节奏的振动,使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这一现象将持续到振动停止为止。

一般的声音包含一定的频率范围。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到2万赫兹之间。高于这个范围的波动称为超声波,低于这一范围的称为次声波。狗和蝙蝠能听到高达16万赫兹的声音。鲸鱼和大象则能发出频率在15到35赫兹范围内的声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