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血液透析过程中突然发热是怎么回事?怎么处理?
2024-11-29 23:26:15 责编:小OO
文档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方式,它帮助清除体内的毒素,改善食欲和体力。然而,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偶尔会遭遇一些不适,比如寒战和发热。发热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它可能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

非感染性发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使用复用透析器的患者中。复用的透析器和透析管路中可能残留或次氯酸,这些消毒剂未彻底冲洗干净时,可能导致机体发热。少数患者可能对新透析器有过敏反应,表现为透析开始后0.5至1小时内出现畏寒、颤抖和发热,持续2至4小时,但血液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血培养结果也为阴性。

透析用水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发热。透析用水中的内毒素碎片可能通过血液透析膜进入血液,内毒素作为致热原可引发发热。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透析通路时,必须排除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可能性。导管内的细菌进入血液后,可能导致寒战和发热,间期体温正常,下次透析时体温升高,与透析存在明确时间关系。确诊需要进行血培养,如果从导管抽取的血培养细菌数目明显高于外周血,说明细菌来源于导管。

尿毒症患者由于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如果透析后体温持续高于正常,应寻找感染部位和病原体,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长期反复发热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慢性感染、系统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

面对发热,患者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透析前需仔细检查透析用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及消毒有效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透析与管道使用前彻底冲洗,使用后严格消毒。高热时,可使用肌注柴胡、非甾体类消炎药或冰袋物理降温等方法退热。不明原因的发热和寒颤,需检测透析用水或复用水的内毒素含量及消毒液残留量。内毒素相关的发热通常用退热剂对症处理。怀疑感染性发热时,应在发热时抽血进行血培养检查,并选用广谱抗生素。

对于导管相关性感染,应首选对G+细菌敏感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若疗效不佳,3天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拔除中心静脉置管。综上所述,透析过程中的发热原因多种多样,不同的致热原因需要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处理措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