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桃子病害,落果
2024-11-29 23:22:48 责编:小OO
文档

桃树的落果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特别是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如高温高湿,落果现象会更加严重。桃树的落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开花后的1-2周,落掉的是未膨大的子房,主要是因为缺乏授粉受精条件,花器不完全或雌蕊退化所致。这种情况通常由于上年夏季管理不当,影响了花芽的分化和花器的形成,或是花粉不育、发芽率低,导致受精能力丧失。

第二阶段的落果发生在开花后的3-4周。此时,子房已经开始膨大,但由于受精不完全,胚的发育受阻,幼果缺乏胚提供的激素;或因花期遇到阴雨天气,影响授粉;或花期缺氧,幼胚缺乏蛋白质供应,停止发育。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落果。第三阶段的落果发生在已经受精的幼果发育过程中,由于胚中途停止发育而造成。这个时期大约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正是胚与新梢都处于旺盛生长,需要大量氮素的时期。如果氮素供应不足或过量,都会导致胚缺乏营养,停止发育而落果。

为了预防落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疏果定果是关键步骤。疏果定果应根据树势、树力、树龄、品种等因素确定结果数量,一般情况下每棵树留250-300个桃子。在5月初进行第一次疏果,去除畸形果、小果、簇生果,每枝果枝只留2-3个。到5月中旬进行第二次疏果,每枝果枝留1个。总的原则是以质量定数量,以品位定效益。

其次,套袋是防止病虫鸟害和提高品质的有效措施。套袋应在定果后,大致在5月20日后开始,生理落果基本停止,桃蛀螟、食心虫等产卵高峰之前进行。先套坐果可靠、易感病的品种和大树、老树,后套落果多的品种和小树。套袋前要普遍使用一次杀虫杀菌剂,然后再套袋。

秋季果实采收后加强肥水管理、除治病虫害、减少落叶、改善树体营养条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质量等措施,对因雌蕊发育不完全造成的落果是有效的。对于缺乏授粉的品种,则应配置授粉树,或采用果园放蜂和人工授粉。

后期落果的防治措施包括在硬核前适当供应肥水,调节氮肥的使用量,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梅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止果园积水,及时进行土壤管理,改善根系生长条件;通过夏季修剪,防止枝条徒长,改善树冠内光照条件,提高叶片光合能力。此外,还应注意防治病虫害,防止早期落叶。

除加强桃园的综合管理外,花后喷洒生长素2,4-D、赤霉素等,也可提高坐果率,防止桃落果现象发生。详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