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供奉中,水果的选择非常讲究。常见的苹果、香蕉、葡萄、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梨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分离”的含义,但在佛门中却寓意着“离苦得乐”。这里的“离苦得乐”指的是脱离苦难,获得真正的快乐,甚至达到涅槃之乐,即往生西方净土,无有诸苦,但受诸乐。
水果不仅是一种物质,更是表法的象征。供奉水果时,我们应当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种善因得善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此,在供奉时应当选择无刺激性气味的水果,避免选择榴莲等让人感到不适的水果。因为榴莲象征着“留恋”,容易让人产生对这个娑婆世界的留恋,从而难以生起对西方净土的向往。
另外,供奉的水果应当是完整无损的。完整寓意着果报,这与我们在“因”上下功夫修行,才有好果报的理念相契合。例如,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这些行为正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贪嗔痴是导致我们堕入畜生、饿鬼、地狱等三恶道的业因,而断除这些恶因,我们便有机会进入三善道。
进一步而言,严持五戒,我们可以在来世转为人道,加上十善业,我们甚至可以成为天人,享受天福。但是,即使持守五戒十善,如果心中仍有争名夺利、好胜之心,那么我们可能会堕入阿修罗道,虽然有天福,却没有天德。因此,从长远来看,出离三界和六道才是明智之举。然而,人生短暂,自力修行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这是无法想象的时间。
相比之下,通过念佛,我们可以横超三界,只要具备坚定的信愿,便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实现一生成佛的愿望。这正是佛教提倡的快速修行之路。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