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为什么根霉显微镜下全是孢子
2024-08-31 11:30:58 责编:小OO
文档


1、根霉多发生在培养材料和培养基上。根霉与毛霉相似,在培养基上能产生弧形的匍匐菌丝,向四周蔓延,并由匍匐菌丝生出假根,菌丝交错成疏松的絮状菌落。在显微镜下,根霉的孢子囊自气生菌丝的匍匐枝上生出。根霉菌落生长迅速,初时白色,老熟后变为褐色或黑色。污染时先从棉塞上形成银白色菌丝潜入培养基,气生菌丝十分旺盛。生长迅速,数日后出现大量黑色孢子囊。毛霉和根霉的危害主要是隔绝氧气,与菌丝争夺水分和养分,分泌毒素,抑制食用菌菌丝的生长。
2、传播毛霉、根霉的形状及生理要求基本相似,是好湿性真菌。这两种霉菌的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借助空气进行传播,培养基通气不良、空气湿度达到95%以上,培养料内含水量过大时发生较多。毛霉与根霉生长迅速,但对食用菌菌丝危害不大,故在制栽培种时,如有毛霉和根霉发生,大部分食用菌菌丝可以将其覆盖,仍能进行栽培。
3、防治方法生料栽培时要选择无霉变的培养料,暴晒2~4d,并堆积发酵4d,减少杂菌数量。培养料加大石灰用量,以偏碱性条件控制毛霉菌发生;菌种生产和灭菌料栽培要严格无菌操作;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