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是什么
2024-09-05 06:55:20 责编:小OO
文档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是拒签巴黎和约,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一,五四运动斗争结果后续。

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倡议的华盛顿会议召开。

1922年2月4日,中国和日本还在华盛顿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条约规定:

1、日本将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

2、原驻青岛、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日军应立即撤退;

3、青岛海关归还中国;

4、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归还中国等。

附约中规定了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但是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半岛

主权和胶济铁路权益。

二,五四运动背景。

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获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陆征祥、顾维钧等5位代表参加会议。巴黎和会不顾中国提出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三项提案,背信弃义,把德国在青岛及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三,五四运动简介。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罢工、暴力对抗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这次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5月4日被政务院正式定为青年节。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四,五四运动过程及结果。

1.(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30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事件演变愈发愈烈,导致“火烧赵家楼”事件。

(2)1919年6月4日,800余名学生被逮捕,引发了又一次的大规模。

(3)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

(4)1919年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

(5)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2、结果: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最终取得胜利。

五,五四运动历史影响。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