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豇豆褐斑病,黑斑病,灰斑病的区别
2024-09-04 17:17:43 责编:小OO
文档

病原、症状和发生条件。
豇豆褐斑病、黑斑病和灰斑病是三种不同的豇豆病害,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原、症状和发生条件。具体如下所示:
1.褐斑病是由豆煤污球腔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豇豆的叶片。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边缘红褐色,中间褐色,后变为灰白色,背面颜色较深。在湿度大时,叶片背面会产生灰黑色霉状物。该病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温度20-25℃、相对湿度高于85%时容易流行。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土壤含水量高、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较重。
2.黑斑病是由芸苔链格孢菜豆变种和簇生链格孢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豇豆的叶片。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呈褐色,轮纹有或无,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较多的细小黑色霉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丛。背面比正面清楚。在温暖、髙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秋季多雨、多雾、重露时易引起病害发生。管理粗放、排水不良、肥水缺乏、密度过大等均会加重病害。
3.灰斑病是由山扁豆生棒孢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豇豆的叶片。发病初始时,叶片出现褪绿斑,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圆形病斑,呈灰褐色,边缘赤褐色至暗褐色。湿度大时,病健交界明显。该病在高温、高湿或通风透气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生。当气温25-27℃、湿度100%时发病较重,生长后期发病较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